选择城市关闭
热门城市
ABCD
EFGH
JKL
MNP
QRST
WXYZ
首页 > 每日说法 > 上海创新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智能化评估

上海创新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智能化评估

今日律司

编辑于 2022-05-16

#

2021年上海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成绩单近日全新出炉,全市56家单位以及其中3家重点执法单位的得分情况和排名情况将适时发布。


据悉,今年上海一改过去以台账评审为主的传统评估模式,全新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移动互联时代的智能化评估模式,旨在引领构建以网络融合、实时精准、全民全程、集成浸润为特征的“八五”普法大格局。


“设计一个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实践需求的评估模式,将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委依法治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副组长陆卫东说,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智能化评估可以避免传统评估中的人为弊端和机制漏洞,避免为了应付评议而出现的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真正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普法工作成效的评判标准,进一步激励相关国家机关更加务实地开展普法工作。


突破传统模式


早在2018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就联合下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以及落实该意见的实施方案。为了检验各国家机关履职情况,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在每年9月份左右启动履职评议工作,制定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以及相关部门的干部组成专家评议团,分头对纳入年度评议的部分国家机关开展评查工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参加过多年的“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对此前采用的评估模式甚为熟悉。他说,评审专家主要是通过检查相关职能单位的工作台账进行评估,从大部分工作指标要求的完成情况来看难以区分高下,给评审工作带来难度。


他认为:“从台账上看,大多数单位都是认真扎实地履行各项工作责任,成效也非常突出,但其中也不乏应付了事、滥竽充数,或有弄虚作假的单位混迹其中。”


应该说,传统评估模式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仅靠台账并不能全面体现工作成效和水平。因此从2020年开始,上海开始探索新模式,赋予履职评议工作新内容。在专家评议的基础上,上海创设性地引入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和媒体暗访的评估方式,使得“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更加丰满。


“传统评议主要靠人力,由于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用自查和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很难实现履职评议全覆盖,而且传统模式的确存在一些弊端和漏洞,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履职情况,因此我们在2020年探索的基础上,在2021年全面创新构建智能化评估新机制,以解放人力实现了履职评议的全覆盖,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说。


记者神秘体验


“我在App上一点‘酒后出行’,某网约车平台的地图就出现绕路导航,这是不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


“这个要看取证情况来确定,如果情况属实,证据确凿,就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您可以向我们进行实名举报。”


不久前,《法治日报》记者和上海当地媒体的5名记者被邀请成为2021年上海市“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的“神秘体验者”,分别对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公安局的履职情况进行暗访体验,以上对话就是记者暗访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反垄断执法领域履职情况的场景。


据了解,通过记者神秘体验给被评估单位打分是2021年上海市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智能化评估的一部分。2021年9月,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上海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智能化评估的通知》,要求对全市56个单位实施普适性评估全覆盖;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领域,对3个重点执法部门实施全维度评估。


普适性评估通过全网数据抓取,采集被评估单位普法活动的工作轨迹,形成普法信息大数据库,按照全新设计的评估算法算出得分;全维度评估则采用神秘体验、热点分析和社会满意度调查三种方式,最终算出得分。


华东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第三方全程参与了普适性评估。院长范玉吉说,从设计评估算法,到设定指标体系,再到关键指标、关键数据的全网抓取,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各个单位虽然职能各不相同,但普适性评估能较为公平、合理、全面地反映各个单位的履职情况。


从评估情况来看,全市有三分之一的单位得分优秀,近一半的单位得分良好,也有个别单位得分较差,相互之间得分差距非常明显。


针对3家重点执法单位的全维度评估,则来自记者的神秘体验和第三方的热点分析、社会满意度调查,评估得分以直观感触、科学采集的方式呈现,得分虽然差距不大,但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基本上得到客观体现。


提升普法水平


记者对最近两年的履职评议情况做了比较,发现这次排名靠前的不少单位竟是前一年评查中得分较差的单位。究其原因,某单位负责人说,“通过前一年的评查,我们发现了不足和短板,并通过全员发动,努力作为,创新机制,不断提升‘谁执法谁普法’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


在2021年的评估中,某单位的数据信息非常丰富,相比别的单位来说可谓轨迹全面,量大面广,然而第三方在评估后发现,这些数据信息中的普法“成分”和普法“含量”不高,最后还是被打了一个较低的分值。


“毕竟这是第一次实践,很多单位对评估指标和评估算法不甚了解,有些单位因某些数据和项目缺失而被打了零分,也有些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环节中应付了事或搞形式主义,也在评估中暴露无遗。”范玉吉介绍说。


记者注意到,评估结果虽然只是个数据,但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应用,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查找短板,然后给被评估单位提供改进和提升的建议和意见;同时通过多年积累,必将形成上海特有的“谁执法谁普法”大数据库,横向上可寻找单位间的差距规律,纵向上可查找本单位的履职变化规律,从而提升全社会的普法能力和普法水平。


“评估就是一根指挥棒,能够引领各部门的‘大合唱’同频共振、相向而行,让‘八五’普法成为新时代最美妙的旋律。”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上海的“谁执法谁普法”智能化评估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为打造精准化、立体化、动态化的评估体系,构建全时空、全覆盖、全维度的评估机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样本”。(来源:法治日报)


920 浏览  ·  135 收藏
身份验证
获取验证码
再次发送(60 S)
手机号将自动注册账号,今日律司依法保护你的隐私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