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关闭
热门城市
ABCD
EFGH
JKL
MNP
QRST
WXYZ
首页 > 每日说法 >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解读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解读

今日律司

编辑于 2022-05-17

#

  一、立法背景——为什么要修订

20079月,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这是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制定的时间正处于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初始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201010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

2010年北京市民政局印发了《北京市志愿者服务促进办法》。

20132月,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北京市志愿者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通过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的方式来补充和执行之前条例中与之相关的法律规范内容,初步形成了以法规为核心,以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补充的志愿服务政策法规体系。

(一)志愿服务法律规范需要整合与优化,条例亟需与上位法的规定相协调、相衔接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实施过程面临着一些问题,志愿服务法律规范需要整合与优化。

201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志愿服务条例》。上位法对志愿服务作出了全面明确的规定,《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与上位法有规定不一致的地方,有部分内容缺失,亟需与上位法的规定相协调、相衔接。

(二)社会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强化。

多年来,北京的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广大志愿者在2008年奥运会、国庆70周年庆典等大型社会活动、社区治理、抗击重大疫情和各类社会服务、社会建设活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服务已成为展示首都文明风貌的名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和畅通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等要求。

北京市亟需通过修订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规范和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最新要求,更好地推动北京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修订内容

  修订条例根据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进行了相关内容调整,共六章50条,包括总则、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

 

  ()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

  一是,明确本市坚持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三条)

二是,明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各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由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事机构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经验推广和宣传表彰(第五条)

第五条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各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由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事机构牵头、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经验推广和宣传表彰,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

三是,明确民政部门负责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第七条)

【第七条 市、区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拟订有关政策和措施,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受理投诉、举报,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志愿服务有关的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残联、科协、文联等有关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

四是,明确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是本市志愿服务枢纽型社会组织,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第八条)

【第八条 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是本市志愿服务枢纽型社会组织,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按照本条例和组织章程指导本市志愿服务有关工作的开展,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突出首都志愿服务特色

一是,社区志愿服务 (第二十二条)

为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和水平,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本市推动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站等形式,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明确了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辖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广大开展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养老助残、扶贫济困、平安建设、矛盾调节、环境卫生、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推动居民、村民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开展自助、互助,使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

【第二十二条 本市推动基层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站等形式,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组织、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收集、分析辖区内志愿服务需求,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志愿者注册、服务记录、出具证明等工作,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辖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养老助残、扶贫济困、平安建设、矛盾调解、环境卫生、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推动居民、村民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开展自助、互助。】

二是,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 (第二十三条)

首都北京大事要事多,重大活动多,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是首都志愿服务的重要品牌。

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本市建立健全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城市运行、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和政府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交流和展会等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十三条 在本市举办大型社会活动,需要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举办单位可以与志愿服务组织合作,由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也可以自行招募志愿者。自行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参照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规定执行。

  本市建立健全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统一安排,在国家重大活动和政府主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交流和展会等活动期间,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城市运行、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三是,专业的志愿服务

立足首都工作实际,发挥北京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本市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语言翻译、医疗救护、全民健身、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科技推广、公交出行等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发挥本单位的专业优势,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专业知识技能和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提供专业志愿服务。

【第二十四条 本市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语言翻译、医疗救护、全民健身、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科技推广、公交出行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发挥本单位专业优势,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和支持具备语言、卫生健康、法律、心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艺术、应急救援、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技能和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提供专业志愿服务。】

四是,应急志愿服务(第二十五条)

应急志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立法固化和提升志愿服务好的经验和做法。

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对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和规范,推动基层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组织开发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志愿者有序地参与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教和普及。

【第二十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

  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和规范,开展能力测评、技能培训等工作,推动基层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组织开发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志愿者有序参与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公共安全与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教和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有关应急指挥机构应当提供需求信息,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及时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应当接受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

五是,外语志愿服务(第二十六条)

为了促进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外事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外语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为开展外语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本市鼓励外语专业人士、在京的外籍人士等参加外语志愿服务。

第二十六条 外事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志愿服务联合会建立健全外语志愿服务协调保障机制,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外语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促进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本市鼓励外语专业人士、在京外籍人士等参加外语志愿服务。】

六是,明确设立志愿服务站,构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机场、车站、医疗机构、博物馆、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公共服务机构可以设立志愿服务站,构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对接平台,方便志愿者注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群众提出志愿服务需求,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志愿者激励与保障

  一是,明确对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本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和信用激励制度。具体办法由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制定。

  本市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建立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累计和绩效评估制度,并以此作为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和考核表彰志愿者的依据。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对符合表彰规定的志愿者颁发志愿服务荣誉证书。】

  二是,明确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在有需要时有权优先获得志愿服务(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本市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优待。

  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有需要时,有权优先获得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三是,明确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支出交通、食宿、通讯等必要费用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给予适当补贴(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支出交通、食宿、通讯等必要费用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

  四是,明确通过社区回馈、时间储蓄等方式激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本市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回馈机制,支持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

  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服务积分、时间储蓄以及会员互助等方式,激励本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五是,明确本市为通过“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注册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开发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本市为通过“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注册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本市鼓励保险机构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购买保险提供优惠;鼓励保险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合作,设计开发符合志愿服务特点的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

  

()完善志愿服务促进措施

  一是,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予指导,并提供咨询、便利和帮助,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支持(第三十一条)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支持和发展,鼓励有关单位和社区开放公共资源,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第三十四条)

  三是,鼓励、支持志愿者通过提供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本市鼓励、支持志愿者通过提供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法治观念,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四是,加强青少年志愿服务,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明确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相关职责,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志愿服务(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本市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

  教育部门应当将志愿服务意识培养和活动开展纳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制定各学段志愿服务教育方案,开展志愿服务精神和相关知识技能等基础教育;明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标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中小学校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支持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开展关爱困难学生、自尊自爱教育、互帮互助等为宗旨的学生志愿服务;加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五是,鼓励、支持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培育志愿服务国际人才(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本市鼓励和支持开展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设立国际志愿服务外派项目,培育志愿服务国际人才,推动志愿者队伍国际化建设,依法维护在境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权益。

575 浏览  ·  142 收藏
身份验证
获取验证码
再次发送(60 S)
手机号将自动注册账号,今日律司依法保护你的隐私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