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关闭
热门城市
ABCD
EFGH
JKL
MNP
QRST
WXYZ
首页 > 每日说法 > 企业不懂法,经营两行泪

企业不懂法,经营两行泪

今日律司

编辑于 2022-05-17

#

中国每年有100万企业死于不懂法律!

请相信,这个数字,绝对不是耸人听闻。依据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相关数据表明:

中国民营企业涉案率居高不下,每年企业纠纷案件超490万

我国企业每年因合同欺诈等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

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涉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每24小时就有2800家中小企业关门。

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是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而导致!老板不懂法律,严重制约了其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在面临法律风险时的抵抗力几乎为0

这么说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抽象,那么咱们就来举几个例子吧:

“作死”案例一

在这个公司,我就是法!

李某在某公司任职期间,公司不为其购买社保,且月工资远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该企业人力资源向老板赵某提出此举已经违反《劳动法》,赵某叫嚣“不要跟我提劳动法,在这个公司,我就是法!”。

后李某向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最终判定该公司需赔偿李某人民币50000余元,但赵某拒绝支付赔偿。后来法院通过强制执行,直接冻结赵某名下的银行账号,并直接扣除赔偿金额。

企业不懂法,经营两行泪


“作死”案例二

员工自动离职企业不闻不问

张某入职深圳某公司,月工资4000元。

2016年10月,公司指派张某前往湖南长沙开拓销售业务,并约定根据销售业绩支付工资,但直至2017年8月,该公司从未向张某支付工资。后张某于2017年9月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公司未足额支付工资为由被迫解除劳动关系。

公司则主张张某2016年10月11日口头辞职,公司同意,在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情况下,允许张某离开公司。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该企业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张某的具体离职时间,同时参照社保缴纳记录、被迫解除劳动关系通知、EMS邮单及查询单等证据,采信张某2017年9月5日离职的主张。判决该公司需支付张某应发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律师费等费用,合计超过11万元!

“作死”案例三

不懂税法,七旬企业家锒铛入狱

今年已经七十岁的某食品厂经营者马某,在经营公司初期,共应交纳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共计22万余元。在缴纳了近5万元收款之后,一直拒绝缴纳剩下约17万元的税款。后马某将食品厂以200万的价格转让给他人,并认为自己无需再缴纳剩余税款。

因涉嫌逃税,2012年,马某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经过审理,法院认为,马某作为该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违反国家税收管理法律、法规,不申报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其行为构成逃税罪。

马从山犯逃税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

“作死”案例四

投资没回本 反而背上五万债务

商人李某通过生意往来认识了经营汽修公司的刘某。后刘某的汽修公司因经营不善,以2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李某。在转让协议中,双方约定:李某出资20万元,受让刘某的汽修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对于公司之前的债务,李某概不负责,仍由刘某偿还。之后,双方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李某正式成为该汽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让李某没想到的是,2014年9月,他突然接到当地法院的传票,原来,刘某经营汽修公司期间,与徐某产生5万元债务,徐某把汽修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偿还之前的债务。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公司内部股权的转让变更,并不会影响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故在李某和刘某在转让协议中关于债务归属的约定无效。这5万元的债务,需由李某偿还。

“作死”案例五

商场放的音乐 竟然也侵权

上海某投资发展公司,未经著作权方许可,擅自在其经营的游乐场中循环播放某背景音乐,以提升游园体验。而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注:该组织履行集体管理中国大陆音乐著作权的职能)多次联系该公司商讨版权解决方案,但遭到拒绝。此后“音著协”将该公司告上法庭。

上海市徐汇区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该公司侵权使用音乐事实成立,最终判决向“音著协”赔偿音乐使用费及其他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6000余元。

以上几个案例,只是每年近500万起企业纠纷当中的冰山之一角,沧海之一粟。正所谓“企业不懂法,经营两行泪”。尤其是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任何一个躲在暗处的法律隐患,都可能成为一记“致命伤”。

一位在某知名上市公司担任专职法律顾问的律师私下里向朋友吐槽:这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在经营企业上颇有一手,但是在处理法律诉讼的问题上,还是完完全全的“暴发户”思维,不问法理、不论是非、不论对错,对律师的要求往往就是——“摆平此事”。

在这位老总的眼里,律师的专业分析意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舍不舍得花钱。于是打官司往往也就变成了“靠关系”。

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家,大多都应该认真地补上法律这堂课。

提高法律意识不应是只停留在嘴上的一句口号,而应当在具体行动中贯彻落实:

1.企业家们必须学习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

虽然没有必要进行非常全面细致的学习和掌握很多具体的法律概念和规定,但是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能接触到的法律常识还是应该具备的,比如,什么是犯罪、什么是故意、过失、主犯、从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不可抗力、欺诈、显失公平、不当得利等等。

2.企业家还应当重视企业内部培训

在我国,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但这些培训主要集中在营销、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很少有进行法律培训的。尤其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法律培训更是非常缺乏。因此,企业不时地出现各类刑事犯罪或者其他法律风险,我们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3.企业家还应养成决策之前咨询律师的习惯

律师可以使企业家对于时刻高悬在头顶上的法律利剑看得更清楚,也更懂得如何防范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企业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先聘请专业律师对决策涉及的项目计划进行合规性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合理预见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修改、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

优质而高性价比的一站式法律服务

正在成为新趋势

以往困扰中小企业主的“高顾问费”、“低性价比”的传统法律服务模式,正在随着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的兴起而逐步转转变。更为优质、专业、高性价比的一站式企业法务,正在成为大家的新选择。

文章来源:头条@LEX绿豆圈


567 浏览  ·  143 收藏
身份验证
获取验证码
再次发送(60 S)
手机号将自动注册账号,今日律司依法保护你的隐私权益